“东数西算”赋能数字化,打造智慧城市建设新格局去年2月,伴随着“东数西算”工程的启动,我国“算力经济”时代正式拉开序幕。如今,时隔一年,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产力,已加速融入千行百业,各类算力应用的新模式、新业态正加速涌现。以智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“底座”,正乘着“东数西算”的“东风”在全国遍地开花。 作为今年的热门词汇之一,东数西算究竟是什么? 简单来说,“东数西算”就是在西部地区发展数据中心(新基建),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和需求放到西部地区来计算和处理。那么,为什么要实行东数西算呢?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孙伟介绍说,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,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,具备发展数据中心、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。“要像‘南水北调’‘西电东送’一样,充分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,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,优化资源配置,提升资源使用效率。” 为此,国家将围绕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(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、内蒙古、贵州、甘肃、宁夏),建立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(张家口集群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集群、芜湖集群、韶关集群、天府集群、重庆集群、贵安集群、和林格尔集群、庆阳集群、中卫集群),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。 东数西算工程和智慧城市建设有什么关系? 首先,智慧城市是广泛应用数字技术的城市形态,数字经济的发展,快速推动了智慧城市的建设,而智慧城市的建设也进一步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增长,两者相辅相成。东数西算的核心是数据和算力的合理优化配置,其本质也是服务数字经济。从这个层面上来说,东数西算和智慧城市都是数字经济产业的一部分。 总体来看,“东数西算”战略的直接目的是整合优化中国算力资源,推动中国东西部地区算力需求与土地、能源等资源的互补与匹配等。智慧城市和东数西算都是数字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东数西算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,是实现“双碳”智慧城市的重要抓手。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、重塑全球经济结构、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。算力已经和水、电、燃气等等一样,成为不可或缺的资源。“东数西算”就是在“新基建”的大背景下,我国启动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国家工程;既可以充分发挥西部区域气候、能源、环境等方面的优势,又能助力我国数据中心实现低碳、绿色、可持续发展,将为打造智慧城市、建设数字中国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 素材整合自智慧城市网、新华社等。
文章分类:
行业新闻
|